就今年前5個月總體而言,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1.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和前4個月持平。其中,出口6.2萬億元,下降4.7%;進口5.34萬億元,下降5.2%;貿易順差8598.1億元,減少1.2%。
“由于疫情導致的停產停工,今年前2個月,中國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隨著中國企業(yè)復工復產,3月實現(xiàn)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有所回升;直到4月份,出口翻轉為8.2%的正增長。但5月份出口增速回落至1.4%,這是由于中國外需驟降、訂單取消造成的。”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認為,未來中國外貿發(fā)展形勢依然嚴峻。

當前,有利于我國外貿發(fā)展的因素正在逐步積累。中國貿促會提供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3日,全球共有152個國家(地區(qū))采取了多種封控相關措施。在6月3日當日更新的23個國家(地區(qū))情況中,阿曼、老撾、馬爾代夫、文萊、烏茲別克斯坦、以色列、阿爾巴尼亞、比利時、德國、荷蘭、黑山、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亞、烏克蘭、希臘、埃及19個國家放松部分管制措施,啟動不同程度的復工復產復課。
梁國勇分析說,當前,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逐步解封,恢復經濟,這有利于中國外貿出口盡快擺脫困境,恢復增長。疫情導致的經濟停滯在歐洲和美國主要是在3月至5月,由于時滯效應,其逐步解封、恢復經濟對中國外貿出口的正面影響可能在下半年顯現(xiàn)出來。

數(shù)據顯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東盟的進出口增長的趨勢得到延續(xù),顯示出我國外貿發(fā)展巨大的韌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成為外貿的重要支撐力量。前5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1.7萬億元,增長4.2%,占我外貿總值的14.7%。其中,我對東盟出口9366.2億元,增長2.8%;自東盟進口7598.6億元,增長6%;對東盟貿易順差1767.6億元,減少9%。
“對中國外貿企業(yè)來說,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空前挑戰(zhàn),其影響和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疊加釋放,短期沖擊巨大。”梁國勇說,對外貿企業(yè)而言,需要著眼長遠,在生存的基礎上求發(fā)展,通過大力度推進市場多元化戰(zhàn)略和大幅度提升國際競爭力,來謀求新的戰(zhàn)略布局,實現(xiàn)從全球價值鏈低端到高端的升級。對于各級政府而言,需要繼續(xù)加大力度穩(wěn)外貿,同時需要通過有效的經濟外交和貿易外交來為外貿企業(yè)謀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