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海峽時報》7日報道,上個月到美國進行訪問期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美媒采訪時如是說。
我們注意到,如何在中美之間做選擇,自今年5月以來,李顯龍至少四次給出堅定的答案,那就是美國必須接受現(xiàn)實,小國不希望在中美兩國之間被迫選邊站。

李顯龍是在訪美時作出上述表態(tài)的,當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面亮明自己的態(tài)度,甚至是亞洲國家的態(tài)度,釋放出的信號非同一般。
李顯龍在接受CNN專訪時表示,“我們都依賴穩(wěn)定的中美關系”,若中美之間的良性關系被破壞,對全世界都不利。

李顯龍表示,“如果你讓他們做出選擇,并說‘因此我必須切斷與我最大貿易伙伴的聯(lián)系’,我想你會讓他們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
李顯龍還特別強調,新加坡不是美國的盟友,而是美國的親密伙伴,“但我們與中國的貿易聯(lián)系最多,比美國還多。”

美國早前退出了包含12個亞太國家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當被問及是否向特朗普就“美國正從亞洲撤離,并讓位給中國”表示擔憂時,李顯龍十分肯定地表示,并不認為美國正在撤離。
李顯龍認為,“如果中美關系不穩(wěn)定、不友好,我們所有人都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會面臨‘選邊站’的巨大壓力,這將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選擇。”
中國發(fā)展改變了世界
我們注意到,自今年5月以來,李顯龍在不同場合已經多次呼吁各國承認中國將繼續(xù)發(fā)展壯大。
5月31日,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在新加坡舉行。李顯龍在會上做主旨發(fā)言。他提醒美國,應該把中國的期望納入目前的規(guī)則體系之中。
據《南華早報》當時的報道,李顯龍很看重中國的作用。他在講話中說,中國的發(fā)展改變了世界的戰(zhàn)略平衡和經濟重心,而且這種改變還在持續(xù)。
李顯龍強調,中國必須認識到,自己正處于一個自己的成功產生的一個全新的形勢。中國不能再期待別國以過去自己還很弱小時的同樣方式對待自己。

李顯龍直言不諱地說,美國是最主要的強權,調整也最為艱難。但無論怎樣艱難,美國都值得打造一個新的理解。
在中美之間如何做選擇?李顯龍表示,小國不希望在美中兩國關系趨于緊張之際被迫選邊站,希望兩個大國不要向小國施加壓力。
當時,在回答中國解放軍何雷中將提出的新加坡如何避免在強權之間做出選擇的問題時,李顯龍說,新加坡會盡力“成為雙方的朋友”。
不過,李顯龍承認,被迫選邊站,“這就讓小國很難辦。”
不可能阻礙中國
時隔不到三個月,8月18日,李顯龍分別用馬來語、中文及英文發(fā)表2019年國慶群眾演說。
在中文演說中,他再次表示,美國必須容納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強大中國,阻礙中國的發(fā)展是不可能也不明智的。
我們注意到,李顯龍在演說中特別提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
他指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迅速,晉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騰飛對中國本身乃至全世界都有巨大好處,同時產生新的國際格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顯龍認為,“大家都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新加坡也不例外。”

他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再次提醒美國,美國的所有盟友和伙伴“都和中國緊密聯(lián)系”,強迫他們與北京“脫鉤”將會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戰(zhàn)略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