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承認,這些限制措施是針對各國各地區(qū)物資短缺而采取的。但世貿組織指出,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亟需加緊醫(yī)療用品制造,缺乏國際合作有阻礙急需品供應的風險。

這就不難理解,有美國消費者表示,我們很需要中國企業(yè)生產的KN95口罩。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日前報道,根據中國海關不完全統計,3月1日至4月17日,中國對美國提供了各類口罩18.64億只,醫(yī)用及其他手套2.58億雙,醫(yī)用防護服2919萬套,護目鏡313萬副,有創(chuàng)呼吸機156臺,無創(chuàng)呼吸機4254臺。也就是說,目前已知的,美國收到至少18億只中國口罩。
而稍早前,美國限制了美國企業(yè)向加拿大出口3M口罩。還上演了在全球范圍內爭搶更多口罩的景象。例如,據德國《每日鏡報》本月稍早前報道稱,德國柏林從中國購買的20萬個口罩,被美國人在泰國曼谷機場搶走之后,運到了美國。柏林內政部部長安德烈亞斯蓋塞爾憤怒地指控美國人是“當代海盜”。

再比如,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4月22日報道,加拿大公共服務與采購部新聞秘書塞西利·羅伊表示,“在應對當地要處理來自全球高漲需求的復雜供應體系時,我們向中方的配合表示感謝。”羅伊強調,剛剛過去的周末,四架攜帶N95口罩、防護服與試劑盒的貨機從中國抵達加拿大,預計本周還會有更多航班抵達。也就是說,4架加拿大飛機上門自提口罩,從中國已滿載而歸后,加拿大送來感謝。另據Politico報道,加拿大聯邦已經預留了一筆最高2.5億加元(約合12.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用于在其他買家之前快速付款,搶購口罩等醫(yī)療物資。由此可見,加拿大對于中國口罩等醫(yī)療物資十分重視。

由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此前的相關產能得到大幅提升,中國已經成為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用品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助力世界多國抗疫。除了中國,《環(huán)球時報》記者根據公開的報道統計,目前仍繼續(xù)出口醫(yī)療物資的國家或地區(qū)并不多。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中國的口罩日產量在2月初為1000萬只,僅四周后就飆升至1.16億只。另據中國海關總署通報,從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口罩約38.6億只,防護服3752萬件,紅外測溫儀241萬件,呼吸機1.6萬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商務部外貿司有關負責人也透露,截至4月4日,已經有54個國家(地區(qū))以及3個國際組織和中國企業(yè)簽署了醫(yī)療物資商業(yè)采購合同,另外還有74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yè)開展商業(yè)采購洽談。

浙江一家醫(yī)療用品生產商負責人林先生22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中國出口的口罩、防護服在全球中的份額正在上升,僅呼吸機等個別產品出口量增加較少。“很多跨國企業(yè)醫(yī)療物資只是貼上外國商標,但實際生產還是在中國”。林先生表示,根據目前的國際市場供求情況看,中國在醫(yī)療物資出口領域是絕對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