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想著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所以這里就延申出一個回復的問題:
如果開工日期沒確定。
是否該直接告知客戶,沒有開工日期?
或,是否該直接告知客戶,沒有交貨日期?
那,如果沒有開工日期,該如何回復客人?
首先,我的建議是:一定不能!
在我公司里,是禁止業(yè)務員回復客戶沒有開工日期或交貨日期的。為什么?因為不能這樣回復。何況,我們還有更好的溝通選擇。
先來看為什么不能這樣回復?
我做采購也十幾年,公司目前的主要供應商都是我一手開拓并協(xié)助維持到現(xiàn)在的。應該說,每次合作,客戶和供應商是唇齒相依的!
做采購,最怕最怕的就是有供應商和我說:這個貨沒有交貨期!
不是怕延遲!也不是怕延遲多久!
而是最怕沒有交貨期!
這什么意思?
這意思就等于是說:我不想和你做了。
如果要更直接點表達,就是我判你死刑。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當我們這樣回復給客戶后,客戶該怎么辦!他是一點選擇和退路都沒有了。
他去和他的客戶說,你這個單沒有交貨期?
他去和他的老板說,我下的這個單沒有交貨期?
他無路可選,也無路可去。
而且,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
有人說,客戶可以找別的供應商去。
想想看,訂單下給你一個月了,定金或信用證都安排了,銷售或生產(chǎn)計劃都安排了。你說換個供應商?哪有那么容易吶!
找一家合作供應商,真的不容易的。
如果我有這樣的供應商,經(jīng)歷過一次,我就一定要把他換掉。因為絕對不能允許,讓他再傷害我一次。
那該如何回復客戶最好?
就按現(xiàn)在這次疫情的情況來分析。
開始的時候,我們期望的是10號開工。所以當時給一些客戶溝通的交貨期是按這個日期預估推算的。
所以我之前文章的郵件分享,也有這樣分享的。
當時郵件里也特意預留了一句話"For now, it may take longer"。這句話就是為了預防后面可能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給雙方的溝通和預期余地留好。
如果再延遲,剛好也可以用上。

據(jù)了解有些地方的工廠已經(jīng)部分復工了,這是最好了。但也有些工廠可能還要更晚復工的。甚至可能會延遲一個月的。
所以對這種延期較長的情況,當時文章里也做了實戰(zhàn)郵件分享。



則又接了上面的郵件和客戶溝通。
下面這封郵件是剛剛和客戶溝通的,相對應地告知客戶17日的確沒法復工,可能還需要一周延遲。所以整個交貨期也順延一周,讓客戶提前做好準備。
這樣提前溝通和回復的好處就是,
客戶在面對他的客戶,或者他的工廠的時候,就可以從一開始就做好銜接、溝通和前期準備,真發(fā)生了,也不會那么那么被動。
把事情做在前面,幫客戶把他要溝通和考慮的事情都提前做好了。這才叫最好的客戶服務。

開工日期和交貨期可以順延。只要提前溝通好就可以。但是一定不能沒有。
而最后的選擇選項,一定交給客戶去做。
有時候,失去希望比失去訂單還嚴重!
另外,提兩個小注意點。
1、如果你的交期要延遲15天的,那溝通的時候可以說18-19天。如果是一個月,那可以說35-40天。盡量給自己留一點點余地,遇到再延遲了,也可以緩沖。如果提前了的,那就算是好事。
2、郵件里一定要說,一定會努力盡早完成。這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負責任的一種行為。實際上一旦復工,每家公司也會這么去做的。一定要說。
OK。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
這篇分享,也是供大家參考!
具體可能還有別的情況,比如真不想做了,或者工廠關了。這些就不一一闡述了。
非常時期,一起加油!